【橙新聞】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(30日)在「公路及鐵路國際會議」開幕式闡述政策藍圖,強調政府以「基建先行」及「創造容量」雙軌規劃推動交通升級。她指出透過政策與技術雙重創新,正全面優化審批機制、設計標準與環保指引。此舉旨在縮短工程週期,據發展局資料顯示,2023年大型基建平均審批時程較5年前縮短近三成。
「我們引入模塊化預製組件(MiC)、AI工程監測系統等技術,使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等項目縮減15%施工期。」——陳美寶援引路政署案例佐證技術成效
現場陳美寶與新晉工程師深度對話,探討智慧綠色基建發展方向。據悉當局將在北部都會區試點「動態交通管理系統」,實時調控信號燈及車流,該技術在東京應用後擁堵率降逾20%。跨境融合方面,深港西部鐵路前期研究將納入大灣區「一小時生活圈」規劃,2024年首季跨境物流量已突破疫情前12%。
逾10間跨國工程企業展示最新應用,包括低碳鋼筋建材及橋樑3D檢測機械人。陳美寶特別提及禮頓、金門等企業紮根香港逾半世紀,近年將建築信息模擬(BIM)技術融入港鐵維修,故障排查效率提升40%。她形容企業創新力是成就香港「公交世一」的關鍵支柱。